来源:中国校园文化建设网 作者:佚名
   方法指导:带句解词;有修辞要写出所用……修辞;有的写出……心情,表现了人物……性格,表达了……的情感。突出了……的中心。   注意:结束时最好有综合性评价语。   此题型还有:问某词能否去掉,或调换另一词   解题模式:   首先,回答可以还是不可以;(一般情况不可以,特别是书上的原文时);其次,解释词义,比较两个词含义上的差别,并结合句子分析为何要用该词或哪个表达效果更好,形象或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好在哪里);最后,不用或调换后,语境有何变化(不好在哪里)还有:指示代词的指代内容。   思路:就近、就前原则   例如:“路上,我一直在想,这个孩子应该回家,家长应该接纳他,认可并鼓励他。只有这样,他才能活得快乐,才能走向梦想。”   “这样”指的是?“这”是近指,“那”是远指。   还有:其他词语指什么,根据语境推到判断出所指   还有:词语是否矛盾,有些词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实际上各有所指,寄寓深刻的用意。   7、题型七:记叙顺序设题   ①顺叙: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时间)记叙。   作用:叙事条理分明,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完整清晰。   ②常考的是倒叙、插叙的辨识及其作用。   插叙的作用:这段插叙,补充了……的内容,突出了人物……的性格,使文章内容更翔实,故事情节更曲折,人物形象更丰满。   倒叙及其作用:有两种倒叙形式:第一种是首尾照应,中间回忆。这种形式的倒叙作用是首尾照应,结构完整。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第二种是把事情的结果写在前面,这种形式的倒叙作用是取得设置悬念、先声夺人的表达效果。
·上一篇文章:2015年中考语文:散文阅读满分经验
·下一篇文章:2015年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满分经验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renwupu.cn/news/xuexiao/15330225151B3JD9C6DF0619101B19C.htm
相关内容
| 佚名 | |
| 佚名 | |
| 佚名 | |
| 佚名 | |
| 佚名 | |
| 佚名 | |
| 佚名 | |
| 佚名 | |
| 佚名 | |
| 佚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