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古诗词网

  中国人崇尚不偏不倚的中庸和谐之道,这种审美观念和文化心理反映在汉字形体上就表现为构形的对称平衡。有的汉字形体本身就是对称的,如“大”“天”“田”“目”“中”“平”“全”“古”等。有的虽不对称,但通过形体变异或尺寸变化则能达到整体的平衡稳定。比如,在合体字中“阜”“邑”变为“阝”、“艸”变为“艹”、“手”变为“扌”,在“巍”和“峨”中“山”字变得宽扁和瘦长,在同体会意字“多”“林”中先写的部件“夕”“木”会较小等,都是因整体和谐而牺牲了部分个性特征。有时,甚至会不惜牺牲构字的理据,也要变形以保证汉字各部分的平衡。比如,“贼”字的构形理据本是“从戈则声”,为了左右对称,就把“则”的“刂”旁变为短横一撇搁在“戈”字左下,整个字看起来像由“贝”和“戎”组成,原来的构形理据消失了。还有的汉字构形中的笔画增减,也有可能是为整体美观匀称而调整的结果。

  汉字的形体外观方正,稳定严整。方块字成为中国几千年来汉字书写规范,其形成也与文化因素密切相关。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大地是人类安身之所,故而中华民族具有“崇方意识”。“方”者,直也,正也。方为做人之本、处事之基,于是出现“方直”“方正”“方法”“廉正”“端正”“正确”“正派”“正直”“直率”“直爽”“直道”“直诚”等大批具有褒义的词语。为人正直、做事正派、思想正确,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理想和行为规范。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到篆书、隶书、楷书,字体风格有变化,但基本都保持“方正”这一基础的美学框架。这是追求方正的审美取向与正直的道德意识的外在投射,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观念。

  汉字构形也是古代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我们可以通过古文字形体再现上古生活图景,捕捉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比如,酒在华夏文明早期的祭祀仪式中有着重要地位,这一点可以在商代甲骨文从“酉”的字形上得到证实。“酒”最初写作“酉”,像酒器以代酒,后加三点成为“酒”。甲骨文有一“莤”字,字形右侧像手捧着一束茅草,左侧则为“酉(酒)”,字形整体像以酒灌注茅束之形,这是周朝的一种祭祀方式。《说文解字》对“莤”的解释是:“礼祭,束茅,加于祼圭,而灌鬯酒,是为莤。象神歆之也。”将酒慢慢倒入茅草,缓缓渗下,如同神明祖先享用祭酒,从而达到祭奠祖先的作用。《左传》僖公四年:“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春秋时期,齐国曾以楚国向周王室进贡的祭祀茅草不足为由讨伐楚国,以酒灌茅的“莤”礼重要性可见一斑。又比如,“奠”字的甲骨文字形像酒器置于台上,同样用于祭祀。《说文解字》:“奠,置祭也。”段玉裁解释说:“置酒食而祭也,故从酋丌。”再比如,“尊”字的甲骨文字形像两手捧酒器之状,或一侧有表台阶高地的“阜”,表示捧酒器登高台进献之意,后引申为尊卑之尊。“莤”“奠”“尊”都是从“酉”的字,承载了商代以酒祭祀的文化信息,可以使我们对古代历史有更为清晰深刻的体悟。

  甲骨文金文中已出现与舞蹈、乐器有关的字,展现上古礼乐文明的兴盛。古代举行祭祀神灵的仪式,要演奏乐器、表演舞蹈,以舞和乐,送达天听。“舞”的甲骨文字形像是人正面执牛尾跳舞的形态。“磬”是一种礼乐之器,其甲骨文字形描摹手执小槌敲击悬磬的情形。《说文解字》:“磬,乐石也。”《诗·小雅·鼓钟》说“笙磬同音”。有一个与“磬”构形相近的字,像手持棒槌击鼓的样子,即甲骨文的“鼓”字。“鼓”也是古代的乐器。《孟子·梁惠王下》:“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甲骨文中还有一个“龠”字,像几根竹管编连起来,是一种排箫形的管乐器。《说文解字》:“龠,乐之竹管,三孔,以和众声也。”《礼记·乐记》:“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气从之。”德是人性之正,乐是德之光华。甲骨文“舞”“磬”“鼓”“龠”等字的出现,表明商代已有乐有舞,钟鼓之声,管籥之音,礼乐和谐,文采鲜明,展现了上古社会礼乐歌舞、政通人和的文明风貌。



 3/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光大中华民族家教文化

下一篇【理响中国】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